“瓶盖一定要拧紧,不要偏移,有的实验室曾发✅生过意外……”11月4日,湖南高速铁路职业技术学院实训室内,刘建连正在教学生正确操作离心机,他一边教学一边不停地提醒学生操作规范,刘建连给人的第一印象是严谨。
从河南省南阳理工学院,再到湖南高速铁路职业技术学院。作为一名教师,他兢兢业业工作18年;作为一名学者,他积极投身科研工作。他是衡阳市2022年度企事业单位引进的优秀青年人才,他就是刘建连。
43岁的刘建连,是祁东人。2003年从陕西科技大学本科毕业后,刘建连从陕西咸阳去往西安开始了硕士求学之路。2006年起,他入职河南省南阳理工学院生物与化学工程学院,担任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专任教师。
本准备在南阳安家的刘建连,把父母接到身边。好景不长,因不适应河南的气✅候,刘建连父亲✅身体出现㊣各种不适,老人家屡屡向刘建连诉说自己的思乡之苦。刘建连想留在南阳的念头开始动摇。
2022年,刘建连在网上看到了衡阳的人才引进计划,随即被湖南高㊣速铁路职业技术学院的利好政策吸引,火速报了名。
就在离家越来越近时,妻子的随迁手续却出了㊣问题。南阳与衡阳的资格✅审查流✅程不同,刘建连妻子在南阳准备的资料屡屡被驳回。得知✅此情况后,湖南高速铁路职业技术学院人事处积极协调,与衡阳市委人才办一起安排工作人员去✅往南阳,辅助刘建连妻子办㊣理相关手续。一切准备就㊣绪后,刘建连一家安心地踏上了㊣回家的路途。
2014年,他考✅入西北大学,成为一名在读博士。在很长一段时间里,刘建连有着两重身份:既是老师,又是学生。正是这样一段经㊣历,他慢慢体会到:教师不应该成为一个知识填鸭者,而应该做一个“授人以渔”的学者。
与普通本科教学不同,刘建连㊣知道职业院校的教师成长路径目标是“双师型”,既要懂得理论知识,又要在生产一线锻炼学习,掌握该领域的技能操作方法。刚进湖南高铁职院时,为了克服“水土不服”问题,他蹭了不少铁路物流管理及铁道运营管理方面的课程。下了课后,如遇㊣到不明白的问题,他会私下去找同事咨询,整理好课程素材。
刘建连说,高职院校的教✅学重点在于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技能,因此教师更要注重实践操作。刘建连会积极参与学科专业建设,探索产教融合,提倡市校企合作。引导学生将理论知识与实际问题相结合,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鼓励学生参与科研项目,通过实践学习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
2024年5月23日,湖南高速铁路职业技术学院和中国铁路广州局集团有限公司、华东交通大学共同牵头成立“全国铁路现代物流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截至目前,加入共✅同体的单位共计81家。“产教融合让我们可以深入了解行业企业对人才的多样化要㊣求,更好地将企业行业需求融入教学实践,带动学生提升知识与技能水平。”刘建连说。
“刘老师经常采用小组讨论、案例分析等多样化的教学方法,这种互动式学习让我㊣们更加投入。他还将现场案例融㊣入教学,清晰地解释复杂的概念及抽象作业,让我们易于理解。”铁路物流管理专业的学生赵培蓓提起刘建连满是敬佩。
作为科研工作者,刘建连从未放弃他的科研梦想,衡阳的实验室还在搭建中,他就利用课余时间打“飞的”去西安的实验室做研究。
“如何加强绿色有机合成、功能高分子材料及绿色阻燃技术的开发?”这是刘建连从业以来一直研究的重要课题。
刘建连介绍,随着合成材料的广泛应用,提高材料的安全性,减少火灾风险已成为研究热点。绿色阻燃技术的开发与应用有助于减少传统阻燃剂对环境的污染航天特种纤维性能。离子液体作为阻燃剂,因其对环境和一般毒理学影响较小,有望解决石油基化合物造成的环境问题,减少碳排放是化工行业发展趋㊣势。
刘建连坦言:“把技术应㊣用到生产实践当中,获得经济效益,是我们始终追求的工作目标。”从实验室技✅术研究到成果转化落地,这个过程往往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要㊣经过重重考验。刘建连希望能够走进企业、服务企业,如金杯㊣电缆、建滔化工等,围绕阻燃和盐卤化工扎扎实实做一些横向项目,真正为企业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在潜心科技创新的道路上,一项项成果、一项项专利就是对刘建连最好的肯定。刘建连先后参与国家自科基金项目1项,主持或参与湖南省自科基金项目等省部级科研项目9项,授权发㊣明专利8项,发表学术论文27篇,其中第㊣一作者SCI论文13篇,出版学术专著1部,参编教材4部。刘建连表示,“未来我也将继续追新求新,潜心科研,精湛技艺,在绿色阻燃技术上取得新突破。”